童年的美食

  每當逢年過節, 我便會想起碗糕和炸棗這些童年的美食。
  泉州地區過年過節自古以來就有“蒸糕做粿”的習俗, 而在我的南安老家, 除了蒸糕做粿外,還要炸棗。每年農曆臘月廿三祭祀灶君后,家家戶戶便開始蒸糕做粿炸棗。
  蒸糕就是把發酵好的米粉甜漿盛入碗中蒸制而成,因蒸熟出鍋后外形就是碗狀,故稱“碗糕”。碗糕有白色的也有咖啡色的,白色的是加白糖做成的,而咖啡色的則是加紅糖制作而成。咖啡色碗糕由於外表光滑,肉身又軟又嫩,很像田螺肉,所以又叫做田螺肉碗糕。
  碗糕因制作過程需經過發酵,人們取其“發”之寓意,寄托了美好的祝願。蒸糕蒸得好不好, 要看“笑”不“笑” 。“笑”指的是蒸糕時發酵膨脹,高出碗面,并裂開。因為“笑”是由面團發酵后產生的,所以碗糕寓意著“發財”、“發家”。做出來的碗糕會不會“笑”, “笑”得好不好,除了和蒸的時間長短有關外,最重要的還是前期面團的發酵好壞,這也是做碗糕最重要的步驟。發酵時間的把握尤為重要,發酵時間不足,就“笑”不開,有的甚至黏得剝不開,發酵時間過長,蒸熟的碗糕就會發酸。碗糕蒸好后, 大人們往往會送几個給鄰居分享, 看看誰家蒸得好。
  泉州人在過年時也做粿。以糯米粉加水揉成團, 再放到專門的模具里壓制 ,做好后蒸熟。粿一般也有內餡,有咸甜之別,甜的內餡多為花生末, 咸的多為黃豆粉。做粿時, 大人往往拿些面團, 讓孩子們掐成小雞小狗等形狀一起蒸。糕粿蒸前還得點紅, 蘊喜慶之意。
  炸棗是將去皮的地瓜煮熟,然后和糯米粉、糖一起反復揉均勻,再包上花生末搓成長條狀或圓形下鍋油炸,做咸的則一般不包餡。
  蒸糕粿炸棗時, 我們這些孩子都忍不住嘴饞,不時跑到廚房, 探聽糕粿是否蒸熟, 炸棗是否炸透。一旦糕粿出籠, 炸棗出鍋, 最先品嘗的就是我們。
  我不喜歡吃軟綿綿粘呼呼的粿,喜歡吃碗糕和炸棗, 特別是放久變硬的碗糕和炸棗, 吃起來更香。碗糕不能放太久, 隔段時間要再蒸, 以防發霉。而炸棗能放很久。我至今仍記得老家放在罐子里壓扁的炸棗, 一拿起就往下滴油, 又香又甜。奶奶舍不得吃, 能讓我吃好久。
  如今過年, 我們這里已經很少有人再蒸糕做粿炸棗了, 都是到街上糕粿店買些, 而且主要是燒香拜佛當供品用。原因是做這些東西很費時費勁, 現在的小家庭人少, 自己做多了吃不完;還有就是比起這些傳統美食, 年輕人似乎更喜歡肯德基、麥當勞、漢堡包……現在的孩子再也體驗不到從前過年時蒸糕做粿炸棗的那種歡樂感了。